中國的宏觀經濟態勢將向什么方向變化?這個問題當下似乎格外令人感到焦慮!
如果從G
DP的季度增長數據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官方公布的增長率為8.1%,第二季度為7.6%。與本輪經濟周期中的最高點———2007年第二季度的14.9%
相比,這一數字已是縮水近半。當然,我們不能僅僅通過這個簡單的比較得出中國的宏觀經濟已然趨向緊縮的結論,畢竟,7.6%并不是自2001年本輪經濟周
期開始以來的季度最低點。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G D
P增長率曾經分別下滑到6.8%和6.5%。然而,在中央政府四萬億財政刺激計劃的影響下,中國經濟在2009年第四季度便恢復到了兩位數的增長。
理論上,面對當前新的經濟回探,中國政府仍然可以再次采取各種經濟刺激計劃來提振經濟。事實上,各種刺激措施正在不斷推出。5月下旬召開的國務院常務
會議強調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國家發改委旋即加快了投資項目的審批速度。而后,央行在不到一個月內兩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則更是被人們視
為中國政府放松宏觀經濟政策的標志性事件。當前,許多學者還在竭力呼吁中國政府進一步采取減稅政策,以便改善民間投資和社會消費。
似乎有理由相信,這些已經或可能出臺的新的經濟刺激措施,會帶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今年第三季度企穩甚至回升的短期效果。然而,筆者認為,如果僅僅從
短期政策來考慮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勢,可能會使我們陷入認識的誤區。當前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如果從總需求和總供給兩個方面來考察中國
經濟的基本面,則不難發現,中國經濟正面臨若干產生緊縮效應的因素,這些因素不會因為政府短期刺激措施而消失。在筆者看來,它們的存在,意味著中國宏觀經
濟正在按照其自身邏輯轉向緊縮。